学子风华 首页  >  烟大人物  >  学子风华  >  正文

烟大学子讲好“家门口”的红色故事——记第二届全省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团队
作者:官语嫣 李伟萍     日期:2024-05-13     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第二届全省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的获奖名单。我校学子在本次比赛中表现出色,其中,由魏嘉豪、夏如鑫、张亦滕、李瀚、王智弘、朱妍笛六位同学共同创作的作品《“红旗插上烟台山”,讲好“家门口”的思政故事》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本科组一等奖。“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团结协作,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最终获得这样的成绩,我们是非常开心的。”领队魏嘉豪说道。

学子砺志思政赛场铸荣光

在春风和煦的烟台山下,一群充满激情与梦想的yth20611游艇会网站学子,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讲述,在全省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绽放了最耀眼的光芒。团队总负责人魏嘉豪表示:“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团结一心,历经数月努力,终得此殊荣,我们倍感荣幸与喜悦。”

这群学子,虽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却都怀揣着对思政知识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他们深知,思政不仅是学科的学习,更是对人生价值观的塑造。因此,他们选择用朗诵和演绎的方式,将党的光辉历史和崇高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在筹备初期,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将思政课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如何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融入讲解之中?这些问题都考验着他们的智慧和毅力。然而,他们并未被困难所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正如魏嘉豪所言:“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烟台市志》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灵感和启发,对我们把握史实、锤炼语言表达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在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下,团队成员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课程设计逐渐明朗。

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绽放,智慧的种子在耕耘中发芽。在共同的努力下,经过多次选址和讨论,他们最终选定了烟台山作为故事背景。烟台山不仅是烟台的地标性景点,还蕴含着许多革命先辈们英勇奋战的故事。团队成员将烟台山的人文景观、英勇抗战的烈士精神与思政课中的民族精神、中国精神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思路。在作品的设计过程中,他们采用了跨空间对话的形式和新媒体的连线方式,实现了课堂与实地考察的有机结合。这种创新的方式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思政课的魅力,这也是他们作品最具特色的亮点之一。

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精心对作品进行打磨。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在宿舍的角落里、在活动室的灯光下,他们认真研读每一句文段,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内涵和时代价值。他们反复雕琢词句,力求将每一个字句都表达得精准而生动。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思政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赛后,他们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深知,成功只是暂时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走得更远。他们表示,将继续保持对思政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让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砥砺前行”。

合力共为绽思政之花

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校艺术团主持朗诵队的成员深知合作的重要性,为了让成员间能够熟练配合,他们每周进行专业训练,并且积极参加各种比赛,以赛代练,积累经验。谈及团队成员间的相处时,魏嘉豪自豪地说道:“主持朗诵队就是一个大家庭,不管是日常比赛还是学习生活,我们都会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一等奖的背后,是他们日日夜夜的奋战,是他们一次次的研读经典、调整修改、重新练习的艰辛。大学生活动中心103活动室是他们研讨、练习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进行头脑风暴、产生思想碰撞,致力于将烟台文化与思政课堂相结合,从而展现出一个优秀的作品。而这其中,合理的分配起到了关键作用。李瀚力气较大,主要负责场地道具、服装搬运等体力活;朱妍笛善于沟通,负责联系摄像、场地灯光;张亦滕是主要朗诵者,负责烟台山的实景考察;夏如鑫负责课堂连线板块,配合张亦滕的朗诵;魏嘉豪与王智弘经验丰富,则统筹全局,负责对朗诵者的动作、情感等进行细节把控。他们各司其职,以一人为主、多人为辅的方式,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这个作品。

魏嘉豪认为团队合作,最重要的首先是互相信任,而后是配合默契,只有足够信任、才能产生默契,从而产生美好的化学反应。“在这个比赛筹备的初期,我们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魏嘉豪欣慰地说,“因为我们明白只有我们拧成一股绳,才能产生强大的合力。”

春风化雨思政情深如海

知识的海洋深邃而广阔,航船般的学子们扬起知识的风帆,而指导老师则是那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在《“红旗插上烟台山”,讲好“家门口”的思政故事》的筹备过程中,不仅智慧的火花四处迸发,更见证了师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如一首动人的诗篇,充满了温情与感动。

起初,团队成员们对于如何呈现这样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感到迷茫。然而,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他们逐渐找到了方向。老师不仅提供了专业的建议,更在每一次讨论中,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为团队指明前进的道路。谈到老师对团队的无私帮助,魏嘉豪深情地回忆道:“在老师专业地指导下,我们对稿子进行了反复修改,才有了最终完美的呈现。”在一次集体研读中,指导老师带领大家逐句分析文章,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那一刻,大家感受到了指导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这种情感如涓涓细流,悄然无声地滋润着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心田,给予他们前进的力量。

每一次的磨砺都是成长的垫脚石,在老师们的耐心帮助下,学子们逐渐将思政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渐掌握了如何准确把握文本情感和内涵的技巧。指导老师不仅在内容上给予指导,更在形式上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跨空间对话的形式和新媒体的连线。谈到这种创新的方式,指导老师难掩激动之色:“这能让思政课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文字,而是能够走出课堂,在一件件历史文物面前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好红色文化的重要指示。”这一创新点让作品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团队按照指导老师的建议,精心策划了实地连线与演播室相结合的表演形式,通过不同场景的切换和角色的互动,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进入录制阶段,老师们对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从服装的搭配到饰品的选择,再到站姿和表情的把控,老师们亲自指导,力求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展现出最佳的状态。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团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了老师们的用心和付出,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

学海无涯,师者如舟;思深且远,航向光明。正是有了老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团队成员们才能信心倍增、斗志昂扬。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诠释着“得遇良师,行远自迩”的真谛。最终,《“红旗插上烟台山”,讲好“家门口”的思政故事》这部作品在山东省高校大学生讲思政公开课展示活动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荣获本科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不仅是团队的荣耀,更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

风雨是对坚韧不屈者的磨练,荆棘是对奋勇向前进者的考验。他们怀揣着一颗坚韧之心,乘风破浪,他们相信,只要怀有无比的自信,依靠奋斗,披荆斩棘必将抵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