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薇,女,1978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2010年青岛大学硕士毕业,2009年在德国拜罗伊特大学交流访问半年,现为外国语学院讲师,荣获“2021年yth20611游艇会网站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从教20余年,她潜心教学,扎根讲台,承担着第二外语德语的教学工作;她积极进修,投身科研,课题项目成果丰硕;她为人师表,律己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灿烂篇章。
师者如光,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希望能够将最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孟薇如是说。受家庭的影响,一直梦想当教师的她,2000年来到yth20611游艇会网站外国语学院工作,担任英语专业第二外语德语讲师。从教20余年,只有她一个人教授这门课程,没有经验借鉴,没有教学团队,而且国内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进步的空间。她只能摸索着展开教学工作,刚开始有些忐忑不安,担心教不好,然而她带的第一届98级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考研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给了她莫大的信心,让她更有勇气把教授德语这项工作更好地做下去。
韩愈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孟薇正是这样一位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不能仅仅灌输语言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勤于思考,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样的话,即便他们以后离开校园,也有能力进一步学习并且适应工作需要。”如何让更多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如何让选课的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门语言,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教学目标和任务,是孟薇经常思考的问题。孟薇教学的主旨并非仅仅教授语言知识、跨文化沟通技能、介绍文化背景,还要教会学生思辨能力以及如何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师是知识的载体,她作为教学者的同时也要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她尽可能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听懂所讲解的内容,营造优质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价值。另外,根据课程的特点,她以传统的讲授课为主,辅以现代数字媒体教学,并且针对不同的主题,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设计了情景模拟、课堂讨论、口头报告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迎合学生的求学需求,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严肃认真的同时,又不失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
孟薇坚信“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宽松和谐、相互信赖的教学氛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她会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学习德语的目的和学习状况,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也让学生印象更深刻。外191-1 的邱振华说道:“孟老师和蔼亲切,运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来活跃课堂,在充分讲授课本知识点外会拓展其他的知识,德语课的课堂氛围很好,课堂是活跃轻松的,课堂能最大程度地兼顾每一位同学,同学们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发挥最大的潜力,总之德语课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如此,孟薇课下会认真耐心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他们解答疑惑。多年来,其教学成绩基本都排在外国语学院前30%,多次居外国语学院前十。
创新思变,潜心科研不缀耕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是科研的另一个展厅,有利于理清科研思路,使科学知识系统化。”在孟薇看来,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活动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将最新的思想、方法和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去,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出专业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同时课堂可以提供新的科研思路,是灵感的来源之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是密不可分的。
孟薇脚踏实地,潜心科研,从自身优势出发,将翻译作为科研的突破口,出版六本译著和一篇译文,包括《神祇、陵墓与学者》(三联书店)、《东方之行》(浙江文艺出版社)、《通往印度次大陆》(浙江文艺出版社)、《毛奇家族》(三联书店)、《城堡的世界》(三联书店)、《世界新奇迹》(三联书店)、《罗曼·雅各布森》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第4辑),另有其译著《托马斯·曼》等待出版。此外,孟薇参加了《新编德语教程(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撰工作,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德意志民族主义与德语故乡文学研究》《域外鲁迅传播和研究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在普通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篇。此外,为了提升科研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她积极寻找机会进修学习,在多次外出参加实践中领悟教研真谛。2010年和2011年,孟薇分别参加了歌德学院举办的“跨文化教学法”及“跨文化翻译能力”教师培训,2016年参加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外语学科科研项目的选题、设计与申报”研修班。2012年和2013年两次率领高职教师团队赴德国参加“教学法和方法论”培训,不仅承担翻译组织协调工作,也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论。
孟薇对待科研工作认真仔细、静心躬耕。当谈及对科研工作的态度时,她认为科研需要秉持一丝不苟的态度,踏踏实实地进行。外国语学科的科研和其他学科又有不同,孟薇说:“对于外语学科,需要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一要大量阅读一手资料及相关研究文献,二要扩大知识的涉猎面,提高认知水平。在这一基础之上,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精读此方面的经典文献,掌握其中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出具有原创性的见解和看法。科研难做,但不可不做,只要一直坚持,总会厚积薄发。”
无悔奉献,一片冰心在玉壶
“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孟薇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将教育化作无声的雨露,挥洒到每一位学子身上。20年来,她以良好的价值观、德行和信念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孟薇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她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与学生建立了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她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按照学情分析,对不同的学生及其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课堂的价值。与此同时,孟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中,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努力挖掘每个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充分发挥了一个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正是在她的带领与滋养下,外191-1班风团结,学风优良,在院红旗团支部评选中,连续两年总评成绩均列19级第一。
深夜整理试题资料、主动为贫困生支付医药费用……不管学生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出现困难,孟薇都能第一时间冲到学生面前解决问题,安抚学生心情。她积极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和心理动态,当她得知考研学生在第二外语德语的学习上存在困难时,主动加班加点整理考研资料,包括不同学校的历年考试真题,与教学内容和时事相关的原汁原味的德语文章等,将它们分编成一套套习题,分发给这些同学,并利用课余时间讲解答疑;当她发现同学心理上出现问题时,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进行心理疏导,传授经验,引导学生走出困境驱散阴霾,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和温暖。
孜孜不倦学者路,矢志不渝教书人。对学生满腔热忱,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社会充满责任感,孟薇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教书育人的深刻内涵,体现了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品质。从容育人二十载,她将带着一份对教师行业的热爱,继续奔赴下一个与德语、与学生的奇妙相遇。初心所起,不过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初心所至,将是百川归海、万丈光芒。